山东博信教育

您好,欢迎访问博信教育行业信息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0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自考重点

2021-03-09 15:00分类:自考专业 阅读:

 

、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类★★(单选、填空)

1.电子业务系统:主要针对一个组织内部的具体业务过程而建立。

2.电子政务系统:主要针对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活动和服务职能而建立,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经济管理、市场监督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。

3.电子商务系统:依托Internet,实现网上购物等活动。电子商务系统的核心部分通常是以“网站”的形式出现的。企业对企业 B2B、企业对消费者 B2C、消费者对消费者 C2C、企业对政府 B2G。

二、信息的基本属性★★★★(单选、填空、名词解释)

1.普遍性:信息是普遍存在的,它是事物运动和状态改变的方式。因此,只要有事物存在、运动,就存在信息。

2.事实性:信息描述了事物运动和状态的改变,因此,它具有事实性,这是信息的重要基本性质之一。

3.层次性:对于同一个问题,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(高、中、基层),要求不同的信息,因此,信息与管理一样,也具有层次性。

4.可压缩性:信息经过浓缩、集中、综合和概括处理后,不至于丢失信息的本质。

5.扩散性:信息的扩散性是信息的本性,信息力图冲破保密的、非自然的约束,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向四面八方传播。

6.非消耗性:信息的非消耗性是指信息与其他物质资源不同,它在使用过程中不但不会被消耗,而且还可能出现再生或增殖。

7.共享性:信息的共享性是信息的一个属性,信息是一种特殊的资源,只能共享不能交换。

8.变换性: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,不是事物本身,因此信息可以负载在其他一切可能的物质载体和能量形式上。

9.可转化性:信息在一定条件下(其中最主要的条件就是信息被人们有效地利用)可以转化为物质、能量、时间及其他。

三、面向对象开发方法★★★★(单选、填空、简答)

1.对象:一些相互关联的实体。组成:对象的标识、对象中的操作集合、对象的数据结构,及对象对外消息接口。特性:封装和能动。

2.类和实例:类对象的抽象描述,对象是类的实例。超类是子类的抽象。

3.消息和方法:方法使对象具有了处理封装数据的功能,而消息则激活了这种功能并建立了对象间通信的桥梁。

4.继承: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中的方法和数据的机制。

5.封装:一种信息隐蔽技术。封装机制使对象成为数据与方法的集成体。

6.多态性:意味着一个名字具有多种语义。类的不同层次可以共享一个方法的名字,而又按各自的需要实现这个方法。

7.重载:主要指:函数重载和运算符重载。重载通过静态连接实现,多态性用动态连接。重载与多态性增加了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的简洁性、灵活性、可读性、重用性及可扩充性,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效率。

四、各阶段主要内容★★★★(单选、填空、简答)

1.总体规划阶段: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第一步,意在通过初步的、总体的需求分析,回答“系统是什么”的问题,进行可行性论证。主要包括的工作:1)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;2)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;3)分析子系统的组成以及基本功能; 4)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;5)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;6)编写可行性报告。

2.系统分析:也称系统逻辑设计,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,对某个或某些子系统进行调查、研究、分析,旨在获得一个合理的新系统逻辑模型。回答“干什么”的问题,形成系统分析报告,或称系统说明书。

3.系统设计:回答“怎么干”的问题,具体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,主要任务就是将系统分析说明书转换成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——系统设计说明书。总体设计阶段画模块结构图。

五、总体规划的主要步骤★★★★(单选、填空)

需求初步调查、确定系统建设目标、初步确定子系统组成与基本功能、拟定系统实施方案、可行性分析、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。

1.需求初步调查:调查内容:1)现行系统的目标和任务;2)现行系统概况;3)现行系统的环境和约束条件;4)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子系统的划分;5)新系统的开发条件。

2.新系统的目标:目标应具备的特性:1)目标的总体战略性;2)目标的多重性;3)目标的依附性;4)目标的适应性;5)目标的长期性。

3.可行性分析

1)可行性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。所谓开发的可能性就是指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,必要性是指客观上是否需要开发新系统。

2)从四个方面着手分析:

(1)技术上的可行性:考虑系统的软硬件设备、计算机联网能力等。不仅考虑技术人员的数量,更应考虑他们的经验和水平。

(2)经济上的可行性:估算新系统开发和运行所需的费用,以及新系统的效益,将投资和效益进行比较,说明在经济上是合算的。

(3)管理上的可行性:考虑当前系统是否有条件提供新系统所必需的各种数据,企业领导层对开发一个新系统来的需求是否迫切。

(4)开发环境的可行性:企业能为新系统的开发建设提供一个长期的、良好的环境。

4.可行性分析报告:组成:引言、现行系统调查与分析、新系统假设方案、可行性论证、结论。

六、定义数据类★★★(单选、填空、名词解释、简答)

实际上就是识别企业数据

1.企业数据的 4 种类型

 

数据类

反映的内容

特点

库存文档型

记录资源的状况

1.一个数据仅和一个资源有直接关系

2.可能为表格或文本

事务型

反映资源生命周期各阶段过渡过程相关的库存文档型数据的变化

1.一个数据类要涉及各个库存型数据以及时间数量等多个数据

2.数据类的产生可能伴有库存型数据类的相应操作

计划型

反映目标、资源、转化过程等计划值

1.可能与多个库存型数据有关

2.各种计划、预测、预算、调度表等

统计型

反映企业状况,提供某些反馈信息

1.一般来自其他类型数据类的采样

2.历史性、对照性或评价性的参考数据

3.数据的综合性强

 

2.企业数据的识别方法:企业实体法(数据/实体关系矩阵)和企业过程法(过程/数据矩阵)。

七、数据流图的基本画法★★★★★(单选、填空、名词解释、应用)

1.数据流图:简称 DFD,是便于用户理解、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。

2.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:数据源点或终点(方形)、加工(椭圆)、文件(开口方形)、数据流(单向箭头)

3.绘制数据流图的指导原则:1)总体上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原则;2)局部上由外向里的原则。

4.绘制方法:1)识别系统的输入和输出;2)绘制系统内部数据流;3)对复杂加工进行分解;4)检查、修改、完善。

5.注意事项:1)合理编号;2)子图与父图的平衡;3)分解的程度(最多不要超过 7 层);4)其他事项。

6.数据流图检查:正确性和可读性。正确性:1)数据守恒;2)文件使用;3)子图和父图平衡。可读性:1)简化加工之间的联系;2)分解应当均匀;3)命名应当恰当。

八、模块结构设计★★★★★(单选、填空、名词解释、简答、应用)

1.模块结构图:模块组合的图形表示就是模块结构图。模块结构图由模块、调用、数据、控制信息和转接 5 种基本符号组成。

1)模块(矩形):1)输入和输出;2)加工处理功能;3)内部数据;4)程序代码。前两个是外部特性,后两个是内部特性。

2)调用(箭头):箭头由调用模块指向被调用模块。调用分为:判断调用、循环调用、直接调用。

3)数据(带空心圆圈的箭头):旁边标上数据名。

4)控制信息(带实心圆圈的箭头):反映数据的某种状态,不必处理。

5)转接(圆形):一张图纸画不下,需转接到另一张纸上。

2.模块结构的质量标准

1)耦合和内聚概念: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的程度,紧密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强,松散耦合表示联系比较弱;内聚表示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的联系程度,一般要求系统中各模块内聚尽可能大。

2)评价模块结构的标准:“耦合小,内聚大”。

3)模块的耦合方式:数据耦合(耦合度最低,性能最好)、控制耦合、内容耦合。

4)模块的内聚方式:巧合(最差)、逻辑、过程、通信、顺序、功能内聚(聚合度最高、性能最好)。

3.模块结构图与框图、数据流图的区别:数据流图是从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情况来考虑系统的,而模块结构图则从功能的层次关系上来考虑系统。模块结构图描述的是系统的层次性,而框图描述的是系统的过程性。

4.模块结构图推导策略:从数据流图得到初始模块结构图

1)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基本上解决了如何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,以及如何将各个子系统分解为若干模块的问题。

2)变换分析提供了一种将低层数据流图转换成模块结构图的方法,它首先对低层数据流图中的处理功能进行分类,一般可分为 3 大类:第一类是输入功能,第二类是执行变换功能,第三类是输出功能。

5.模块结构图的改进:1)应按照“耦合小,内聚大”的模块结构 质量标准对结构图进行检查和修改;2)模块的扇入和扇出数,扇出数在 7 以内;3)消除重复的功能。其中,扇入数是指模块的直接上层模块个数。扇出数是指一个模块拥有的直接下层模块个数。

九、数据库设计★★★★★(单选、填空、名词解释、应用)

1.数据库设计的任务与步骤

1)概念设计:目标是产生反映全用户信息需求的整体数据库概念结构,即概念模型。描述概念模型的有力工具是“实体-联系”方法,简称 E-R 方法。

2)逻辑设计:目的是得到一个与计算机软硬件的具体性能无关的全局模式。主要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成特定 DBMS 所支持的数据模型。过程就是将概念设计结果转换为某个 DBMS 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优化。

3)物理设计:任务和目标是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。

2.概念设计的方法:E-R 图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:实体、属性、联系。用长方形表示实体,用椭圆形表示属性,用菱形表示联系。实体间的联系有:一对一(1:1)、一对多(1:n)、多对多(m:n)。

3.逻辑设计的方法:术语:关系(二维表)、元组(记录)、属性(字段)、域、主关键字、外关键字。规范化一般要求达到第三范式即可。

1)第一范式:设一个关系为 R,如果它的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,则称这个关系是符合第一范式的,简称 1NF。

2)第二范式:设一个关系为 R,它是满足第一范式的,若 R 中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主键的部分函数依赖,即关系中的所有其他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,则称该关系是符合第二范式的,简称为 2NF。

3)第三范式:设一个关系为 R,它是满足第二范式的,若 R 中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主键的传递函数依赖,则称该关系是符合第三范式的。

系统测试的步骤★★★★(单选、填空)

按照“自底向上”的原则按模块测试、子系统测试、系统总测试进行。

1.模块测试:也称单元测试,目的是保证每个模块本身能正常运行,一般分成人工走通和上机测试两步进行。

2.子系统测试:又称为分调,重点测试子系统内各模块的接口,有两种方法:非渐增式和渐增式。

1)非渐增式测试:先分别测试每个模块,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连成一起进行测试。

2)渐增式测试:把下一个要测试的模块同已经测试好的那些模块结合起来进行测试,测试完成后再把下一个应该测试的模块结合进来测试。

3)非渐增式和渐增式区别:(1)渐增式可以较早地发现模块界面之间的错误;(2)渐增式有利于排错;(3)渐增式测试比较彻底;(4)非渐增式需要更多的人工,而渐增式则可利用已经测试过的模块,但需要较多的机器时间。

3.系统总体测试:称为总调,将经过测试的若干个子系统组装在一起来测试。刚开始总调时,不必按完全真实情况下的数据量进行,可采用一些精心设计的数据量较少的测试用例。关键是“真实”和全面。

 

温馨提示:考生选择正规的教育培训助学单位,山东博信教育专业助力考生学习,让学习变得更快乐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
上一篇:00258保险法自考重点

下一篇:00378信息资源管理自考重点

相关推荐


关注我们

    山东博信教育
返回顶部